參觀了板陶窯工藝園區的前段,裡頭還有更精采的
主體建築大致分為兩個區塊,分別是餐廳與工藝館
室外的小空地上,也放置很多馬賽克的桌椅,提供給遊客們免費使用
不想花錢到餐廳裡頭用餐的話
可以買一些園區內的輕食,到樹下的椅子乘涼用餐也不錯
而這些椅子都是人工拼貼而成,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
喜歡的話,別忘了多拍一些照片唷~~
餐廳後頭還有個小空地
除了可以上廁所之外,也有一些東西可以玩
由於板陶窯的知名度愈來愈高,園區內的遊客都很多
如果不想跟大家擠在一起的話,倒是可以躲到這裡來
比較少人會待在這兒,自然玩起來也會比較舒服
工藝館是園內運作的重心
裡頭有師傅專注工作的空間,也有遊客DIY的教室
更重要的是,還有介紹當地交趾陶與剪黏技術的展示
從餐廳旁的門口進來,會先進到DIY與商品展售的空間
其實這裡算是館內的最後方,只是前門比較少人會走,大部分的人會走這裡
展售區陳列很多陶製品,有一些板陶社區的藝術造景,在這裡可以買到袖珍版的
不然也有很多陶製的藝術品可以選購,如果家裡有需要的可以多比較看看
DIY的部分,目前有提供陶製品的彩繪與馬賽克拼貼
有興趣的話,可以上官網查詢相關訊息
經過師傅創作的隔間後,就會來到館內最精采的展示區
最先來到的地方,詳細介紹著交趾陶與剪黏技術的製作過程
不但有非常詳盡的文字解說,也可以在現場看到許多半成品
讓遊客們更清楚了解,每個製作的流程中,新添加的部分在哪裡
看板上頭附的圖片,都是創辦人親自上陣所拍攝下來的畫面
其實他也會在旁邊的工廠創作很多新東西
如果在園區內有遇到的話,可以多向他請教一些問題
其實交趾陶與剪黏的技術與作品,在台灣很常看到
比較有規模或是歷史發展的廟宇,都可以在屋簷與內部裝飾中找到
應該可說是除了石雕之外,就是這兩種比較常見
這些技術是從明、清就一直發展下來的
只是大部分的作品,都成為廟宇的裝飾品而已
直到這一、兩百年,才開始有師傅慢慢地將這項技術發展為藝術
也才開始受到一般民眾的重視
館內陳列的交趾陶作品,很一件都非常精緻
題材大都是以古人或是神仙的故事,還有樸實的農村場景為主
雖然離現在年輕人喜愛的東西,還有一段差距
但是這已經比傳統的作品,又往前跨出了一大步
也許再過一陣子,我們也可以在板陶社區內,看到更多新奇的事物唷~~
接續:嘉義新港-板陶窯(下)
【板陶窯介紹系列】
【嘉義新港之行】
板陶窯(上)->板陶窯(中)->板陶窯(下)->新港客廳->板陶社區裝置藝術->板陶屋->復興鐵橋隨拍
【相關資訊】
官方網站:板陶窯
無名部落格:板陶窯
住址: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2-3號
電話:05-7810832
營業時間:(週二~日)9:30~17:30
公休日:每週一
費用:50元/人
【附近景點】
【交通資訊】
詳見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