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文排骨飯大王,吃了不知道在吃什麼東西的中餐之後
我們的行程仍在林內鄉內遊走
林內鄉,有個知名度不高的小社區,正積極在進行社區營造的工程
將村內原有的文化資產與社區資源加以整理保存,再重新開放參觀
它有個不太好聽的名字,叫做「林北社區」
為了加深遊客的印象,還用台語的諧音「林北卡好」、「林北卡水」來製作看板
這次就讓阿宏來介紹這個小而美的社區吧~~
林北社區內有許多小景點,很適合騎著單車到處亂晃
社區內的旅遊服務中心,設立在這間靠近縣道旁的「林北卡好數位生活館」
第一次來逛的朋友,可以先到這裡來參觀
順便拿個導覽地圖,了解附近的景點有哪些
這樣子比較會有方向感~~~
林北村位於雲林縣林內鄉之東北方,為傳統農村型的聚落
在日據時代的早期,為客家、河洛人共存共居的融合景況
昭和十四年(1939年)左右,日本人將菸草引進臺灣
在當地也開始盛行種植菸葉,用來烘乾菸葉的菸樓隨處可見
直到後來,製菸業改採機械化之後,當地的菸樓便逐漸荒廢
根據調查,雲林縣濁水溪畔林北社區,目前尚存菸樓23座
這個情況一直到數年前,才開始有了改觀
幾個社區的年輕人開始發起社區的文化保存運動
菸樓是林北的重要文化資產之一,趁著參與社區營造點的機會
將蒐集、建立的社區資料及社區傳統器物作有系統的整理
並作數位化處理呈現,提供給社區居民及外地遊客觀賞
讓下一代也能了解林北的農業文化特色
在數位生活館內,陳列許多當地居民淘汰的生活用品
雖然很多東西都曾經看過
但是這裡的陳列品,上頭充滿許多歲月的痕跡
再搭配現場人員的講解,讓我們對這些東西有更深入的認識
喜歡古早味的朋友,來這裡就對啦~~
數位生活館內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整座完整的菸樓設備
從裡到外,都可以盡情參觀
在台灣早期物資缺乏的年代,想在菸樓裡頭工作的人
可是要練就一身好功夫才行
內部約三層樓的高度,完全沒有梯子的設備
就是利用掛菸葉的架子,來進行上下的移動
如果在處理菸葉時,裡頭的溫度可是比室溫要高出許多
這樣子的工作環境,相信不是你我能想像與應付的
館內兩大包的乾燥菸葉,與架子上一整排的樣品,可千萬別錯過囉
生活館後方,是一大片的稻田
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當地居民在整理自己的農地
多看綠色的大自然,眼睛才會好唷~~
館內也有擺放一些童玩
正好前陣子在屏東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有玩過
小公主玩一下就上手了
倒是很久沒跳繩的我們,跳起來還真是卡卡的
還記得小時候念書時,跳繩非常的流行,大部分的同學都會一些花式
現在久沒碰了,變成跳沒幾下就不行了,真是漏氣~
如果到生活館來參觀,可以多跟館內的工作人員聊聊
很多事都是我們在閒聊之中才得知的
他們都很健談,也很好客,大家不用不好意思的
在離開之前,別忘了索取林北社區的導覽地圖
雖然大部分的點都在附近而已,但是路上的指標並不多唷
有圖可以找的話,還是比較保險啦~~
【雲林林內一日遊】
2011林內紫斑蝶季->阿文排骨飯大王->林北卡好數位生活館->林北社區->永光西點麵包
【相關資訊】
官方網站:林北卡好數位生活館
住址:雲林縣林內鄉增產路48號
電話:0912688411、0910378399
營業時間:9:00~17:00
公休日:無
費用:無
【附近景點】
【交通資訊】
國道3號->下林內交流道往林內方向->沿著台3線直走->左轉雲59鄉道(增產路)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