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8月中全家利用暑假期間出遊的行程)
金針花的花蕾採收最好在綻開前一日或二日
也就是「一日蕾」或「二日蕾」
而已開之金針花經濟價值已不高
其中以清晨所採收的品質最佳
欲製成乾品者需經曝曬殺菁、附硫乾燥即成
台灣金針花最著名的三大花區分別為
1.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
2.花蓮縣玉里鎮赤科山
3.台東太麻里鄉金針山
「六十石山」名字的由來,說法有三種
一、在日據之初,有移民入墾山之溪南麓,拓土為田,植以水稻,由於泉豐上沃收穫其佳,每甲得穀達六十石之多
二、亦於日據初年,有人登上其頂,見巨岩錯落其間,景致殊異,數有六十,便呼之為六十石山
三、在於山林初啟,拓荒闢墾 ,以耕以稼之際,限於環境艱阨,水土不佳,一期全山農作所得僅六十石而已,因此以六十石名之。
此外,金針有許多別名,如萱草 、忘憂 、療愁、黃花 、鹿蔥.......等
六十石山許多觀景亭皆以金針之別名命名
而「萱紙」的原料就是金針葉子
金針花是有季節性的
往年大都在8月底至9月初之間盛開
但今年似乎受到氣候異常的影響而提早了
所以幸運的我們也拍了一些美美的照片
希望大家喜歡
來這裡的路沿途大都有指標可以看
如果是花季大概跟著車潮走就對了
在山路的入口處設有明顯的牌樓
入山後的路程並不會很遠
大約半個小時即可抵達花海區
原則上,山上就是分成很多小區域的民宿區
而他們自己也都是金針花的栽種者
所以也都順便賣乾燥的金針花或是相關料理
參觀的話,每個園區都是免費
▲1.這是上山我們第一個停留的民宿區,由於有步道一直通往畫面中央的涼亭,所以我們就停留了不少時間
▲2.這是從步道往山下拍攝所得到的畫面
▲3.這是在第一個涼亭所拍攝的
▲4.前方不遠處有另一家業者在賣金針,我們覺得品質還不錯就買了一些,這是旁邊一條往山上的路,上面佈滿了正在曝曬的金針花
▲5.再繼續往前的路上,有一位仁兄將金針花放在枯木上,形成了蠻特別的畫面
▲6.這是從上方拍攝,可以清楚看見枯木的紋路
▲7.這是從第二個涼亭所拍攝的
▲8.往回走時,花已經被人摘走,其實這樣看也還不賴
▲9.換個位置再來一張
接著我們就在山上到處繞繞
不過由於天氣真的蠻炎熱的
再加上又有小Baby
所以走一陣子就要乘涼一下
以下就放一些隨拍的照片供大家參閱
▲10.其實沒有金針花的景也很美
▲11.滿地的金針
▲12.背後就是未開的金針,只有零星幾朵盛開
▲13.拍得不是很成功.....
▲14.遠眺另一個山頭
▲15.滿山的金針花
▲16.如果再有一些雲朵就更美了~~
▲17.這就是今天的主角
▲18.快到中午時,已有些許烏雲飄來
▲19.幸好不是每個角度都這樣
▲20.壯闊的景色總叫人流連忘返
▲21.
▲22.
▲23.
▲24.
▲25.這是接近中午拍的,真是佩服採收人員耐熱的能力
▲26.這幾朵雲真是討人喜愛
▲27.
▲28.這是附近最高的地方,剛剛就是在畫面中央的地方所拍攝的
▲29.
▲30.
後記:
1.真心的建議大家:「這輩子真的要去過一次才行」
台灣的美真的是要現場去體驗一下才能感受
2.當大家去的時候
請不要摘取任何花朵
因為金針花是當地人的經濟來源
當花開了以後其實就不能乾燥來賣了
所以當地業者為了吸引觀光客
每一家民宿都會留一塊地讓花開放
(其實這對他們已經是損失了)
如果大家又把花摘走
不但看到的數量會減少
也會嚴重影響當地業者的生計
所以請當個有水準的觀光客
別再攀折花木了!!
最後附上交通資訊,有興趣前往的人請參閱
1. 自行開車前往:台九線308.5公里處向東沿產業道路前行約7公里路程即可達園區
2. 撘乘火車或客運至富里後,再轉搭出租客車或計程車前往